软科学研究

软科学研究是以实现决策科学化、民主化和管理现代化为宗旨,以推动经济、科技、社会的持续协调发展为目标,针对决策和管理实践中提出的复杂性、系统性课题,综合运用自然科学、社会科学和工程技术的多门类多学科知识,运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系统分析和论证手段,而进行的一种跨学科、多层次的科研活动。



发展研究报告
当前所在位置: 首页 > 科学研究 > 研究领域 > 正文
研究领域
2014-11-09 | 作者:

研究工作注重科学研究与经济社会的结合,注重研究为区域科技、经济社会发展服务,并在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上进行了积极探索,经过近三十年的努力和积累,在以下几个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研究特色:


1、发展战略与规划研究。 科 学的发展战略与规划是科学的具体应用。完成科技部科技攻关项目、省级重点项目“技术进步与福建区域经济发展研究”、“福建省实施‘科教兴省’的监测与评估 研究”、“依靠科技,促进福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战略与目标研究”、“依靠科技进步推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”、“福州地区大学科技园建设规划”、“科技进 步与可持续发展”、“福建省科技进步统计监测系统研究”、“福建省科技计划评估指标体系及计算机管理模式研究”等50多个研究项目,参加并承担福建省“七 五”至“十一五”和中长期科技发展战略与规划、高技术产业化计划、循环经济规划,以及全省近半数市、县域科技发展规划研制的指导、编写或审定工作,完成相 关规划和研究报告50多份,举办多期省、市和科技示范乡镇领导干部和规划人员培训班,两次组织和承办“全国系统科学与战略规划研讨会”全国性学术研讨会, 发表了“系统方法在编制战略规划中的应用”、“依靠科技促进福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”等论文65篇,出版了《系统方法与地区战略规划》、《系统科学与区域战 略规划》、《福建省科技计划评估指标体系及计算机管理模式研究》专著3部,有8项成果获省部级奖励。多年来承担编辑和出版《福建科技发展报告》(年度)的 任务,为科技管理与决策提供科学依据。


2、海峡两岸科技交流与合作研究。完 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、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、福建省重大软科学研究项目“台湾海峡两岸协同发展高技术的前景研究”、“闽台协同发展高科技产业的机制与对策研 究”、“台湾海峡两岸(闽台)协同促进科技、教育创新的研究”、“闽台科技交流与合作问题研究”、“台湾高科技产业西移动向与福建的对策研究”、“海峡两 岸科技产业集群的比较研究”、“海峡两岸区域高科技产业集群协同提升持续创新能力的对策研究”等30多个研究项目,发表了“台湾海峡两岸区域高科技产业协 同发展的机制研究”、“论台湾海峡两岸区域高科技产业的有效互补”、“海峡两岸协同发展科技园区协同发展的前景与对策”、“闽台协同发展科技园”、“入世 后闽台电子信息产业合作趋势研究”等论文40多篇,主持召开两岸著名专家学者参加的“两岸科教创新论坛”,出版了《闽台协同发展高科技产业探索》、《海峡 两岸科教创新探析》专著3部。为促进台湾海峡两岸科技交流与合作、促进祖国统一,发挥了软科学研究的积极作用。


3、系统科学理论与方法研究。先 后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“现代企业诊断的DEA理论与方法研究”、“基于粗糙集理论的智能判别分析方法及预警决策技术研究”等项目,国家教育部人文社会 科学“十五”规划研究项目《基于粗糙集理论的人工神经网络智能预警系统研究》、《相对有效预测与组合预测技术研究》、《效率分布和生产率增长的区域差异及 成因和对策研究》、《多目标决策方法及其在环境规划方案决策中的应用研究》等,在粗糙集理论、数据包络分析、经营竞争力评价分析(OCRA)、多属性决策 和证据推理、神经网络等方面的理论和应用研究上都取得了一批创新性成果。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了200多篇学术研究论文,其中被SCI、EI、 ISTP收录的论文有40多篇,数项成果获得省科技进步奖、青年科技奖。


4、高技术产业化与科技园区建设。承 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与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“沿海开放区高技术产业化机制及发展模式研究”、“我国高技术开发的发展研究”、“福州地区大学科技园建设规 划”等30多个研究项目,与科技企业结合,开展产业科技研究,在企业技术发展的路径选择、企业技术创新的投资决策、高技术及其产业化谋略、科技园的建设等 问题,为科技企业的战略决策、促进产学研的结合、创新管理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,受到企业和政府有关部门的普遍欢迎。发表了“我国沿海开放区高技术产业化问 题探讨”、“高技术产业与区域发展新模式”、“论台湾海峡两岸区域高科技产业的协同发展”、“科技园面对商务、社会和城市发展的冲击”、“对科学园认识的 演进和发展趋势”、“略论高技术企业管理制度的创新”等论文61篇,出版了《自动化与社会发展》、《高技术产业化道路探索》等专著3部。对于科技产业化和 科技园区建设的研究,不仅为有关部门提供了决策依据,多次参加IASP、IAF世界大会并报告,论文收入大会文集,受到国际同行的高度评价和积极反响。


5、科学学、科技创新理论与政策研究。先 后承担并完成中国科协、中国博士后基金、福建省科技厅、教育厅、社科联规划研究项目“科学社会学的理论与方法研究”、“原始性创新与创新机制、制度研 究”、“我国科技园区的创新创业能力比较研究”、“我国科技科普培训的现状调研和对策研究”、“福建省原创性科研成果储备的对策研究”、“提高福建省企业 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对策研究”、“推进福建自主创新进程的财税激励政策问题研究”、“围绕主导产业做大做强,建设福建特色创新体系”、“福建技术转移 相关协会的建设研究”等研究项目33项,在国内外发表“知识社会的崭新区位和发展模式”,“科学研究中的协同效应”、“面对知识经济时代的思考”、“联合 国教科文组织与国际创新活动”、“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的评价与提升举措”、“福建知识经济状况的测度和评价”等论文180余篇,出版专著5部,获省部级成果 奖18项,组织和承办“第六届全国STS学术研讨会”、“首届全国科技科普教育继续理论研讨会”,积极推动学科建设和发展。


6、人力资源开发研究。承 担并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、福建省发展与改革委员会、人事厅、社科联规划研究项目“我国青年知识分子的群体特征及其演变”、“福建省‘十一五’期间实 施‘人才强省’战略问题研究”、“福建省‘十一五’人才发展规划研究”、“福建省科技人力资源状况和发展对策研究”等30多个研究项目,发表了“从争夺自 然资源到争夺知识劳动力”、“技术转移与人力资源开发”、“试论交叉科教育与人才的培养”、“我国青年知识分子群体特征的调查研究”、“我国青年知识分子 的价值观及其取向研究”、“海外华人青年知识界的群体特征及其发展趋势”、“504例博士、硕士生心理特征分析”等论文40余篇,研究成果编入《建设海峡 西岸经济区学习材料》供党员学习,《福建省‘十一五’人才队伍建设专项规划》列为省委、省政府的正式文件下发。研究成果为区域发展战略及相关政策的制定提 供了科学依据,受到普遍赞誉。


CopyRight© 福州大学软科学研究所  地址:福州工业路523号

邮编:350002   电话:0591-87893307 87892637   邮箱:iss@fzu.edu.cn

技术支持: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西二在线工作室